您的位置: 首页 > 德育视窗 > 心理辅导
家庭心理教育要抓住“人格”教育这一主题
作者:  发布时间:2013-12-23 15:26:08 点击数:

   几年来的心理健康教育, 特别是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中,我遇到了形形色色的学生和家长。心理问题真是千奇百怪,有的学生,生活难以独立,思想缺乏信心,一切事情需要家长、老师、同学的帮助,遇到事情优柔寡断,缺乏判断能力,总是依赖别人为自己作出决策,从不敢越雷池半步;有的学生,自高自大,处处总想高人一等,因此平时总是装腔作势,自吹自擂,吸引老师和同学对他的注意。有的学生,自尊心过强,不是表现在积极向上,而是体现在力量的较量上,专好打架斗殴,有时不分青红皂白、是非曲直,挥拳就上;有的学生,行为怪僻,单独行事,从不关心同学冷暖,从不过问班级、学校的大事;不喜交际,独来独往,很少有社会交往,很少有知心朋友;有的学生,思想偏激,行为放任,经常做出不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事情来。他们易于冲动、喜欢冒险,犯错误后常无悔悟,成为典型的"屡教不改"者。


   心理现象反映了影响学生成长的种种矛盾,我们曾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地干了好多年,有收效,但没有大面积丰收的感觉。于是我认真地反思了遇到的这些矛盾,结果这些矛盾都归结到了一点------人格。我得出了结论:人格是心理矛盾的主要矛盾。因此我提出:心理教育要抓住“人格”教育这一主要矛盾。于是我通过测量统计、交谈、与同事讨论得出学生中确实存在着“人格”这一主要矛盾。主要表现为下列人格障:


      1·依赖型人格障碍。

青少年学生由于长期生活在家庭的娇生养之中过着皇帝式的生活,养成"衣来伸手的不良习贯,久而久之,生活难以独立。

2·虚荣型人格障。

嫉妒心、虚荣心越强,越爱面子。这部分青少年常常突发奇想,无中生有地把自己的感觉和感情加以夸张,处事不稳重,对人不诚实。

3·好斗型人格障碍。

专好打架斗殴,这样的学生在班里坐不住,学习不用心,哪里有热闹,就往哪里钻。

4·偏执型人格障碍。总认为别人存心不良,处处算计他们。

5·阳奉阴违型人格障碍。学生表面对老师、家长、班于部唯唯诺诺,背地里却设法作梗、故意拆台、暗申阻挠。他们有时仇视心理非常强烈,但又不直接表露,他们外表给人老好人、顺和的印象,其实心里处处与你对着干。

6·孤僻型人格障碍。他们对别人的批评或鼓励无动于衷,爱与恨的思想感情从不轻易显露,遇到紧张或灾难时,又抱着无所谓、不在乎的态度。

7·强迫型人格障碍。自制力和自我约束意识极强,过分注意自己的行为是否正确,举止是否恰当,表现特别呆板,缺乏灵活性,遇事谨小慎微,老是害怕犯错误

8·反社会型人格障碍。思想偏激,行为放任,经常做出不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事情来。

心理学认为:人格通常理解为个人的社会倾向性,即人的气质、性格、兴趣、爱好、道德等的综合表现,不涉及能力问题,有时甚至用来单指一个人的品德。

人格障碍,从心理学和病理学角度分析,实际是指介于精神病与正常人格之间的一种行为特征,也就是人格的畸形变态。据心理学专家和精神病研究专家研究、调查预测,目前我国青少年学生有20%左右存在不同程度的"人格障碍。心理教育要抓住“人格”教育这一主要矛盾。

人格是人的行为的内在“基因”,可以说人的良好行为和不良行为都受“人格”这一总开关控制。人格就是:“怎样做人的核心”!不会做人---怎么做事?不会做人---怎么学习?不会做人---怎么交往?不会做人---怎么生存?不会做人---怎么对待荣辱?不会做人---怎么对待自己与别人?不会做人---怎么拿得起放得下?不会做人---就失去了指路明灯!

所以家长、老师、社会要在教会学生做人上下功夫,把我们的教育目标设定在:培养真正的人!解决了这一主要矛盾,学生成长中的问题就会迎韧而解。



上一篇:
下一篇:

关于我们|新闻中心|学校微博|联系我们

 

Copyright 2013-2014 All rigths reserved.海口景山学校 版权所有
地址:海南省海口市秀英区白水塘西路9号 | 邮编:570311 | 校办电话:0898-68657918(总机)
琼ICP备18001418号-1 | 网站设计制作:海口景山学校信息中心
维护管理员:QQ 20010538 | 邮箱:20010538@qq.com